Search

【從「心」開始,突破極限】

《極耐力》的作者哈欽森是位中距離跑者,從十五歲起就...

  • Share this:

【從「心」開始,突破極限】

《極耐力》的作者哈欽森是位中距離跑者,從十五歲起就為了打破一千五百公尺的四分鐘界線而努力,經過好幾年的努力一直無法突破,始終在四分零一到零二秒中徘徊,但卻意外在一場舍布魯克市的小比賽裡跑出三分五十二秒七的成績,比他當時的個人最佳成績快了九秒。他在書中寫道:「我擺脫了賽前給自己的期望,跑出沒人料想到的好成績。」這是五年來首次大幅度的突破,接著他的個人紀錄就一破再破,緊接著下一場跑出三分四十九秒,再下一場跑出三分四十四秒。他隱約看到「心靈」在運動表現中扮演「戲份吃重」的角色。

當作者以三分四十四秒抵達一千五百公尺的終點線後,他說他當時「感覺既困惑又興奮」,他不知道自己是怎麼突破的,這也讓他開始研究「耐力」這個主題,成就了這本書。

這本書讀起來很過癮,第一部在探討成績突破的關鍵來自心智還是肌肉。接著第二部從「內在」疼痛感與肌肉疲勞度連結身心,再從人類生存所需的「外部」元素——氧氣、氣溫、水與食物切入,引用眾多「忍耐力」的例子,使我認識「耐力」的各種面貌,也見識到人類如何在各種外在環境的限制下不斷突破生理與心理極限的過程,以及科學研究的結果。

但身心之間的角色誰比較重要呢?這一直是本書辯證的論題。到了第三部,主題圍繞在「大腦」與「信念」,似乎說明了作者對於突破耐力極限的見解從一開始在身/心之間的游移,最終更偏向「心」的這一方。

貫穿哈欽森這本《耐力》的是「馬拉松破二計畫」(Nike Breaking2)的主角埃魯德.基普喬格,他是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者,也是目前最有機會在兩小時內跑完馬拉松的跑者。破二計畫的首席科學家在採訪中說道:「埃魯德有著最強大的心靈,我從沒看過這麼厲害的人,老實說,我完全不知道如何描述。他讓我知道『心靈』對運動表現的重要性……。我們統計了各種生理上的數據,也可以測量出空氣阻力、跑鞋的效率等數據,但還有個未知的領域,那就是該如何量化心靈的強大程度,又該如何量化一個人超越極限的決心,去突破生理學家認為人類身體做不到的事。」(以上出自破二計畫的紀錄片)

東西方對運動表現的典範人物的想像很不一樣,從藝術品和文學作品中皆可看出差異。西方所追求的是「外在」優美肌肉線條與極致運動表現的美感,東方追求的是「內在」心靈成長與境界的提升。在中國傳統的武俠小說中,最強的高手絕不是肌肉虯結的外家高手,而是像《天龍八部》中「精通佛法、長鬚已然全白的枯瘦僧人」(掃地僧)一樣,武功比所有高手都厲害,但從外表卻看不出身具絕世武功。雖然這只是小說家虛構的人物,但這代表東方文化對於「強者」的定義通常不在外在身體或表現,而在強大的心靈。強大的心靈有一個很顯著的特徵是「沉穩平靜」。

基普喬格正有著強大心靈的各種特徵:內斂、安靜、自信且散發出強大的氣場。作者在書中提到在採訪基普喬格時描述道:「他講話非常柔和,小聲到感覺得靠近一點,瞇著眼認真聽才聽得到,另外我和威利都同意,他散發出來的態度和氣場(aura),有一股『沉著冷靜』的自信。我很好奇,是不是贏得了奧運金牌就會有這種『氣場』?還是要先有這種『氣場』才能贏得了金牌呢?」

只要去你網上搜尋書中提到的各種耐力挑戰者的影片,都能從神情與行為中感受到他們的氣場。我自己就曾親身體驗過。二〇一七年在日本授課時曾與幾位亞洲頂尖的跑者有過交流(課堂上有在一九九八年打破超馬一百公里世界紀錄的砂田貴裕,以及五千公尺個人最佳是13分37秒的八木勇樹、一萬公尺最佳成績是28分15秒的三田裕介)。這三位跑者的背景都相當驚人,授課前還不知道他們何許人也,但透過翻譯交流時,明確地感受到這些跑者有著非常「深沉混厚」的眼神,從眼神中可以感覺到他們的氣場非常強大。那是無法量化的強大。

除了長期自律下所鍛鍊出來的「氣場」,「信念」也是突破耐力極限的關鍵。作者把它放在本書的最後一章很妙。當作者在破二測驗前打電話問基普喬格最近的訓練狀態如何時,他說:「體能訓練和過去幾年一樣,但我的心態有些改變了。破二的挑戰主要是在心理層面,因此很多人對這次嘗試的懷疑,是一種缺乏想像力的表現。」

想像力,是心的能力。哈欽森從科學的角度出發告訴我們:極限,是人心所想像出來的。想突破極限,不只是身體的訓練,也必須從「心」開始。

--

上文亦為書中的推薦序,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博客來上的更多介紹:https://reurl.cc/E7lrnK

--

註:下圖是從Nike Breaking2紀錄片中截圖下來的,僅供參考。


Tags:

About author
徐國峰近年作品 《鐵人三項入門》 (2010,臉譜出版) 《先秦儒家水意像析論》 (2011,花木蘭出版) 《在水裡自由練功》 (2012,臉譜出版)。 《挑戰自我的鐵人三項訓練書》 (2014,臉譜出版) 《鐵人三項自主訓練攻略》 (2014,臉譜出版,與羅譽寅合著) 《全方位的馬拉松科學化訓練》 (2015,遠流出版,與羅譽寅合著) 《跑者都該懂的跑步關鍵數據》 (2016年,臉譜出版,與莊茗傑合著) 《自由式的科學化訓練》 (2019年,臉譜出版) 譯作: 《跑步該怎麼跑》 (2011,臉譜出版) 《跑步,該怎麼跑:實戰操練手冊(附DVD)》 (2011,臉譜出版) 《更快更安全的赤腳跑步法》 (2013,臉譜出版) 《丹尼爾博士跑步方程式》 (2014,遠流出版) 《羅曼諾夫博士的姿勢跑法》 (2015,臉譜出版,與莊茗傑合譯)
此專頁只是個人閱讀、研究、訓練、課程與心得分享,不提供諮詢服務。
View all posts